
从8月初到现在,市场表现依旧延续“震荡中偏强”的态势。回顾历史,美国过去七次在降息周期中避免经济衰退的情况,有六次在降息后第一个月市场下跌,唯一上涨的一次幅度也不过1%。这提醒投资者:降息并不意味着股市会立即反弹。
然而,近期市场却极为活跃,纳指100ETF(QQQ)连续11个交易日上涨,总体涨幅接近7%,个股走势陡峭,如同挂在半空中的曲线。高盛的动量组合三周飙涨25%,RSI高达86,已经处于极度超买区间。这种现象说明短期市场行为可能偏离历史规律,需保持谨慎。

近期行情的核心推动因素,一方面是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另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板块持续走热。上周五,一连串重磅消息进一步点燃市场热情:OpenAI宣布未来四年投入4500亿美元建设算力,xAI估值冲上2000亿美元,甲骨文拿下Meta价值200亿美元的大单。这些事件不仅拉动短期市场情绪,也反映出AI产业在基础设施和应用落地方面的实际进展。
尽管市场近期表现强劲,但保持“震荡偏强”的判断依然合理。在操作策略上,投资者可保持多头仓位,同时利用短期期权进行对冲。原因在于,如果市场出现4%至5%的回调,仓位可能被迫平仓,而这并不符合长期布局策略。经验显示,9月最后两周是短期回调的高风险期,原因包括首次降息后的市场表现往往逊色于长期均值、9月末季节性偏弱,以及期权到期后的市场历史表现偏弱(过去40年胜率仅20%)。此外,部分个股已透支上涨空间,短期技术性调整几乎不可避免。
关于“泡沫”的讨论再度升温。几乎每天都有新的AI概念公司估值突破10亿美元,个股单日涨幅超过20%。然而,泡沫有两种类型:一是建设性泡沫,即企业过度投资产能,当需求不足时可能出现急跌;二是价格性泡沫,即市场叙事与流动性驱动估值脱离基本面。从当前情况看,距离建设性泡沫尚远。AI需求的增长路径与过去完全不同,生成式AI仍主要处于聊天机器人阶段,多模态模型和智能体才刚刚起步,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仍在研发前期。AI落地对算力需求呈持续放大趋势,而非一次性冲顶。
代币消耗方面,预计2025年的50万亿将于2026年激增至400万亿至500万亿,背后动力包括多模态技术发展、B2B付费客户激增以及视频生成等新场景带来的代币转换逻辑变化。供应端同样紧张,美国今年新增的10GW数据中心容量空置率仍不足2.5%,创下新低。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在投资者日回应是否担心过度建设时表示:合同对手方都是顶级客户、合同期长达20年以上、技术应用与业绩表现扎实,显示基础设施投资仍高度确定。
不过,甲骨文财报显示其用债务扩张AI基础设施。此前,投资者较为安心的原因是AI巨头的资本开支由自由现金流支撑,而现在投资趋势显示,企业可能进入“不计成本”的扩张阶段。短期波动或加剧,但长期逻辑仍向好。
除了巨头,许多小盘股也出现剧烈波动。本周燃料电池能源、普拉格能源涨幅超过50%,核能概念股同样受到追捧。量子计算板块全面突破,部分公司日均成交额超过10亿美元。这种“泡沫式价格行为”并非孤立,而是在释放市场深层能量。随着零售资金在10月、11月回流,风险资产可能迎来更广泛的上涨。
近期SNDK、MU、WDC等存储与内存股表现强劲,被视为“周期型AI股”。这些股票估值有望“高位延续”,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计算需求持续增加,其定价不再受前期周期影响,更青睐供给结构明朗的HDD标的。投资优先级为:西部数据(WDC)、SanDisk Corp.(SNDK)、希捷科技(STX)、美光科技(MU),同时三星相对优于MU,因其“从弱转强”故事更清晰。

量子计算股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高潜力领域,目前显示出低风险入场机会。Rigetti Computing(RGTI)、D-Wave Quantum Inc.(QBTS)近期创高点,日均成交额逾10亿美元。推动因素包括技术图形突破、英伟达加大量子投入以及IBM量子产品商用预期升温。若接受更高风险,可关注SEALSQ Corp(LAES)、Arqit Quantum Inc.(ARQQ)等。量子计算的热度不仅源于技术突破,也反映产业端信号:英伟达量子投资和IBM量子产品关注度提升,说明市场在季节性低点仍敢追高,投机情绪浓厚。
整体来看,短期市场或出现震荡,9月底尤其值得警惕。原因包括季节性疲软、期权到期效应以及超买情绪叠加。然而,从长期逻辑来看,降息周期带来流动性支撑,AI超级周期仍在升温。价格行为虽带有泡沫特征,但这也是新一轮资本投入的前奏。从策略角度来看,保持进攻姿态,同时利用短期期权防守,是应对震荡行情的有效手段。这样既可控制短期风险,又能在市场真正起飞时抓住机会。
短期市场或将震荡,但AI板块的高成长性和算力需求持续扩张,使其成为降息周期中最亮眼的板块。存储、量子计算及相关周期型AI股的估值有望保持高位,同时具备清晰成长逻辑。在当前环境下,把握短期波动的同时关注长期趋势,是最稳妥的策略。降息不代表股市立刻起飞,但AI热潮和资本投入逻辑,为长期趋势提供了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