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全球投资市场像过山车一般。疫情、通胀、加息以及地缘冲突频繁交替,让投资者深刻感受到一个现实:没人能够精准预测市场走向。投资的核心不仅是追求收益,更在于“生存能力”。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早在几十年前就看透了这一点。他选择放弃预测未来经济,而是研究一种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生存”的投资体系,这就是后来闻名全球的“全天候策略”。该策略强调资产在不同经济情景下的风险平衡,不依赖市场方向判断,而是通过多元配置降低组合波动。
2025年3月,这一理念被正式装入ETF——Bridgewater All Weather ETF(代码ALLW)。它是桥水与道富环球合作推出的主动管理型ETF,普通投资者可以直接接触到桥水的投资思路。基金自上市以来,半年时间涨幅已达到约14.8%,资产规模超过五亿美元,开局表现亮眼。
ALLW的核心逻辑不在于持仓的具体股票或债券,而在于其深层次的设计理念。桥水认为市场涨跌主要源于宏观变量,即经济增长与通胀。不同的宏观情景会导致不同资产的表现各异。经济增长强劲时,股票和企业债往往受益;经济放缓时,长期国债表现优异;通胀上升时期,大宗商品与黄金是最可靠的防守;通胀下降时,现金和防御性资产更具吸引力。
全天候策略的思路,就是将这四类经济“天气”都纳入同一组合,让每类资产在自己擅长的环境下发挥作用。与传统60/40股债组合不同,桥水关注的不是名义比例,而是各类资产对组合整体风险的贡献。债券波动小、股票波动大,为了让风险贡献均衡,就必须通过衍生品或期货放大低波动资产的敞口,这便是风险平价策略的核心。
ALLW把这套体系以ETF形式呈现给普通投资者。桥水提供每日资产配置模型,道富负责交易执行与管理。基金涵盖股票、债券、通胀保值债券、大宗商品以及现金头寸。表面上看,ALLW像一只普通混合基金,但其底层逻辑完全不同:它押注的是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非方向。
截至2025年10月中旬,ALLW的资产分布充分体现了全天候理念。债券是组合的“压舱石”,包括长期美国国债和通胀保值国债,为经济下滑或通胀低迷时期提供稳定收益。
股票部分占比约四成,通过不同ETF覆盖美股核心、新兴市场以及中国及亚洲经济体,使基金在全球增长周期中均能分享收益。大宗商品约占三成七,预计以黄金、能源和工业金属为重点,为组合提供抗通胀“保险”。现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占比同样不低,再加上短期国库券,为期货保证金和调仓提供流动性缓冲,使基金在波动中保持灵活性。
这种设计让组合无需猜测经济走向即可应对各种市场环境:增长强劲时股票提供收益,经济放缓时债券支撑,通胀升温时大宗商品和黄金托底。桥水用一句话形象比喻——“与其预测天气,不如准备一件能挡风雨的外套”,ALLW就是这件外套。
全天候策略的最大优势在于分散风险和降低组合波动。长期来看,这类风险平价组合的波动率低于传统60/40组合,在大多数年份中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对于投资者而言,即便市场剧烈波动,组合也能保持一定韧性。
不过,ALLW并非万能。极端市场环境下,如股债齐跌的年份,策略也会承压。当通胀飙升、利率急升时,股票和债券可能同时受压,而商品涨幅不足以完全对冲损失。这类罕见年份可能让策略表现承压,但从长期历史来看,风险平价策略在多数经济周期中依然显示出强韧性。
ALLW的推出正值宏观环境高度不确定时期。过去十几年,美股长期上涨,收益几乎全部来自股票,而债券只是陪跑。然而如今,利率上升、通胀压力加大、地缘风险突出,单一资产策略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面分散的资产配置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ALLW逻辑简单但深刻,它不是追求短期暴利,而是为长期稳健增长而设计。短期回报可能不如全仓股票刺激,但长期来看,它能提供更平稳的收益曲线。对于经历过市场风雨、深知风险不可控的投资者,ALLW的吸引力在于让资产稳健增长。
ALLW的核心价值不在于短期收益,而在于传递投资哲学:多元与平衡的重要性。市场变化莫测,单一押注容易受到宏观冲击,而全天候策略强调不确定性管理,让组合能够穿越不同经济周期。
对于相信复利和长期稳健的投资者,ALLW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投资方式。它提醒市场参与者:方向难以预测,但科学的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永不过时。过去十年的主题是“如何抓住上涨”,未来十年的关键可能是“如何稳健穿越风雨”。ALLW正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实践路径,也让普通投资者有机会接触桥水的长期稳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