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阿里巴巴经历了从全球瞩目到市场低估的戏剧性转变。市值缩水、监管压力、增长放缓,让它一度被视为“老去的巨头”。但现在,情况正在改变。随着AI时代的到来、全球云布局提速,以及资本开支的加码,这家科技巨头似乎正在为新的周期蓄力。
从电商帝国到AI生态的建设者,阿里巴巴的底层逻辑正在重写。或许,现在正是重新理解这家公司的时候。
阿里巴巴的业务结构如今已远不止“买东西的平台”。它的业务组合几乎复刻了亚马逊的成长路线。核心依旧是电商,但业务线早已跨越物流、云计算、AI、地图、外卖、数字媒体与娱乐。
目前,阿里云智能集团(Cloud Intelligence Group)已经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营收占比达到13.5%。菜鸟智能物流网络则构建起庞大的履约与仓储系统,而Amap地图、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正在为集团贡献新的流量与数据入口。
过去十年,阿里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CAGR)接近30%。虽然盈利增速稍慢,但这并非商业模式问题,而是公司主动选择“以未来为导向”的投资策略所致。
目前,阿里的滚动12个月资本开支约170亿美元,研发投入8.2亿美元,两者合计252亿美元,占总营收约18%。这意味着每赚100美元,阿里就有近20美元重新投入创新与建设。再加上230亿美元的净现金储备,公司具备持续高强度创新的底气。
在云计算领域,阿里已经不只是本土的龙头,更是全球第四大云基础设施服务商,仅次于亚马逊、微软和谷歌三巨头。凭借稳固的市场份额,阿里云正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AI的兴起让这条赛道重新焕发活力。阿里的AI收入正在快速上升,而云计算正是这一趋势的核心基础。凭借领先的算力网络和丰富的企业客户资源,阿里有能力承接中国AI市场的高速扩张需求。
阿里CEO吴泳铭在最近的发布会上宣布,将进一步加大AI投资力度,超越原先5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与此同时,阿里推出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语言模型——Qwen3-Max,参数量超过一万亿。这不仅是一次产品迭代,更象征着阿里在大模型赛道的研发实力。
Qwen3-Max的发布,标志着阿里向“全栈式AI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关键一步。公司计划不仅提供AI软件,还将构建涵盖数据中心、开发者工具和算力基础设施的完整体系。为此,阿里正加速在亚洲、欧洲和中东建设新数据中心,以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迈向真正的全球化布局。
如果说资金和技术是AI竞争的核心,那么合作则是关键的催化剂。阿里与英伟达(Nvidia)的战略联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这项合作不仅让阿里获得更先进的GPU算力资源,还将AI和机器人开发工具引入阿里云,为企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AI解决方案。通过这一步,阿里云得以在企业级AI市场与美国及欧洲的主要云服务商正面竞争。
这种合作的意义不只是商业层面的拓展,它也显示出阿里从“消费互联网巨头”向“技术基础设施提供商”转型的决心。就像NBA合作强化了阿里面向C端的品牌影响力一样,与英伟达的合作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B端企业服务领域的技术公信力。
阿里的AI雄心已不仅仅是本土竞争,而是面向全球的技术竞赛。
电商依然是阿里巴巴的现金引擎。它拥有无可匹敌的用户规模与生态体系。虽然这块业务已趋于成熟,但依旧稳健。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经济增长4.8%,消费活动持续恢复。作为本土电商的主阵地,淘宝和天猫仍维持健康增长。阿里在这一阶段的重心,更多放在优化用户体验与提升效率上,而非追求爆发式扩张。
更值得关注的是电商的“智能化进化”。AI正在全面融入购物场景,从智能搜索、个性化推荐,到图像识别生成商品描述,算法在背后支撑着整个交易体验的升级。阿里正在将AI应用于核心业务,以维持电商板块的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除了电商和云计算,Amap(高德地图)的表现成为阿里新的亮点。
在中国的黄金周期间,Amap创下了历史最高的日活跃用户纪录,成为最主要的出行导航工具,尤其是在谷歌地图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更关键的是,阿里已经将AI深度融入这款应用。智能语音助手、路线安全提示、AI美食与商户推荐系统,不仅改善了用户体验,也增加了平台的商业化机会。
通过Amap的AI功能,阿里能够收集更高质量的位置与行为数据,从而反哺电商、广告、线下商户合作等多个业务板块。这种跨生态协同,正是阿里在新阶段的竞争优势。
目前,阿里的市盈率不到20倍,远低于多数全球科技巨头。考虑到其多元的业务布局、稳定的现金流与不断扩张的AI生态,这样的估值显得格外保守。
市场的谨慎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中美之间的科技摩擦,带来潜在的不确定性;二是长期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4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亿人。
这些结构性风险的确存在,但阿里正在通过国际化运营来分散影响。其全球云基础设施扩展、国际电商平台增长,都说明公司正在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从资本密集的电商平台,到技术密集的AI生态系统,阿里巴巴正经历它的“第二次成长”。
它不再只是一个零售平台,而是一个横跨AI、云计算、物流与数字媒体的庞大技术体。它的研发投入高达252亿美元,净现金储备230亿美元,这样的底盘让它有足够空间去犯错、去创新、去重启增长引擎。
也许市场的信心还未完全回来,但这正是故事重新开始的阶段。AI的浪潮正在重塑世界,而阿里正站在浪头之上,悄然准备再次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