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的竞争格局正在进入“群雄并起”的阶段。过去英伟达几乎一家独大,如今AMD、英特尔、博通等厂商纷纷加快布局,市场正在从单极走向多极。甲骨文计划部署5万枚AMD GPU、英特尔推出全新GPU“Crescent Island”、博通发布新型网络芯片挑战英伟达,这些动作都在反映AI算力市场格局的深层演变。
英伟达依旧占据AI训练芯片的主导地位,其优势来自强大的CUDA生态和完善的软件体系,开发者社区的粘性极高。然而,英伟达高溢价与产能紧张的问题,也让大型云厂商开始寻找替代方案。AMD凭借开放架构与性价比优势,在云计算领域的份额不断提升。甲骨文选择AMD部署超级集群,正是希望分散成本与供应风险,同时保持高算力性能。
英特尔与博通的策略各有侧重。英特尔聚焦AI推理与边缘计算领域,强调能效比与灵活部署优势,在轻量级AI任务中具备成本竞争力;博通则深耕网络互联层面,通过高速网络芯片提升数据中心内部传输效率,相当于在AI算力背后构建通信主干系统。虽然位置不同,但两者都在为AI算力基础设施打底。
从投资视角来看,AI芯片行业呈“分层竞争”格局:英伟达掌握训练层的高利润核心环节;AMD依靠开放合作与灵活定价策略,正逐步赢得云厂商青睐;英特尔与博通则在配套生态中稳步扩张,提供网络、存储及边缘算力等支撑能力。未来的竞争焦点将从单纯的算力性能转向生态整合与成本效率。投资者在评估行业前景时,需关注技术迭代周期、AI需求持续性与客户结构变化,这三者将决定长期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