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清洁能源板块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补贴退坡、利率上升、AI概念横扫市场——曾经的“绿金热潮”几乎被冷落在角落。然而就在特朗普政府重新偏向传统能源的当下,一批清洁能源公司却逆势翻红。今年以来,不少美股新能源公司股价已经翻倍,甚至数倍,投资者似乎又重新相信这个行业的长期故事。
核能无疑是最亮眼的赛道。Centrus Energy和Oklo两家公司都在核电复兴的浪潮中脱颖而出。前者是美国首家获准生产高丰度低浓铀(HALEU)的企业,而后者则押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计划为AI数据中心和偏远地区提供稳定供电。它们的股价在今年分别暴涨数百个百分点,背后其实折射的是市场对“能源独立”这一长期命题的重新估值。尽管商业化路径仍有不确定性,但核能重新走入核心叙事,已是不争的事实。
与之并行的,是那些掌握关键材料的企业。像United States Antimony和American Resources这样的公司,长期深耕稀土与锑等关键金属的提炼,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迎来了新的机会。随着电动车、电池与国防产业的需求增长,美国政府也加大了对本土供应商的扶持力度。这种政策护城河,为它们提供了时间和资本上的缓冲。
储能与光伏则是另一条逻辑线。Bloom Energy凭借燃料电池技术打入AI工厂供电领域,Solid Power靠固态电池布局未来电网。SolarEdge则以高效逆变器设备,抢占了美国本土光伏扩建带来的新增市场。这些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增长并非靠概念炒作,而是切实参与到了能源结构调整和AI基础设施建设之中。
或许这正是当下市场最微妙的转变——清洁能源股不再只是“理想主义”的代名词,而开始成为现实主义的资产配置选项。它们不再依赖单一的政治风向,而是在技术突破、产业升级和地缘变化的三重推动下,逐渐成长为新的基本盘。
对于投资者来说,未来几年真正的考题不在于“谁涨得快”,而是“谁能活得稳”。那些能兑现现金流、能在高利率环境下维持盈利的能源企业,才有机会在下一个十年成为新的核心资产。